聚合氯化铝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酸溶法:以炼铁矿渣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将炼铁矿渣与一定浓度的盐酸按一定固液比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水浴加热充分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铁、铝元素以氯化物的形式溶解于稀酸,过滤得到富含\(Fe^{3+}\)的滤液。同理处理粉煤灰得到富含\(Al^{3+}\)的滤液。将两种滤液按不同\(Al/Fe\)摩尔比复配,经聚合、熟化等过程制得聚合氯化铝铁。盐酸浓度为 5mol/L,液固比为 3.0mL/g,酸溶温度为 85℃,酸溶时间为 2.0h 时,炼铁矿渣铁的溶出率可达 95%,铝的溶出率为 65%;粉煤灰铁的溶出率为 90%,铝的溶出率为 70%。煅烧酸浸法:以煤泥为...
查看更多用于污水处理时,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聚丙烯酰胺(PAM)搭配使用比例的调整依据主要包括水质特性、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要求等,具体如下:水质特性:浊度:原水浊度较高时,需增加 PAFC 的投加量以增强电中和和吸附沉淀作用,同时适当调整 PAM 的用量来提高絮凝效果。如浊度在 100NTU 以上的高浊度水,PAFC 投加量可在每立方米水 50-100 克,PAM 投加量在每立方米水 0.5-2 克。pH 值:水质的 pH 值会影响 PAFC 和 PAM 的作用效果。PAFC 在较宽的 pH 范围内都有较好的絮凝效果,但不同的 pH 值仍需调整药剂用量。PAM 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性能较为稳定。...
查看更多聚合氯化铝铁和聚丙烯酰胺搭配使用的比例没有固定标准,需根据水质特性、处理工艺和出水要求等因素通过实验确定。以下是一些参考范围:按水质浊度:若原水浊度在 100NTU 以上,属于高浊度水,聚合氯化铝铁投加量可在每立方米水 50-100 克,聚丙烯酰胺投加量在每立方米水 0.5-2 克。对于浊度较低的水,药剂投加量相应减少,聚合氯化铝铁每立方米水投加 20-40 克,聚丙烯酰胺每立方米水投加 0.8-2 克。按水质 pH 值:在 pH 值为 6-9 的水质中,药剂用量相对较为合适。当水质 pH 值偏离此范围时,需适当增减药剂用量。例如酸性水质中,聚合氯化铝铁作用可能受抑制,需增加用量,两者比例可能...
查看更多聚合氯化铝铁和聚合氯化铝在化学成分、产品外观、性能特点、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区别,具体如下:化学成分:聚合氯化铝是铝基无机高分子聚合物,以铝的多核羟基配合物为主,主要成分为 (Al₂(OH)ₙCl₆₋ₙ)ₘ。聚合氯化铝铁是在聚合氯化铝基础上引入铁离子,形成铝铁复合聚合物,其化学组成为 (AlₙFeₙ(OH)ₘCl₃ₙ₊ₘ)ₓ,分子结构更大,正电荷密度更高。产品外观:聚合氯化铝通常为白色、黄色或米黄色,饮用水级多为金黄色。聚合氯化铝铁多为红褐色或铁锈红色。生产原料:聚合氯化铝(尤其饮用水级)常以氢氧化铝为原料。聚合氯化铝铁一般用铝酸钙粉加工,还需添加铁盐参与聚合反应。执行标准:工业级聚合氯化铝执行...
查看更多聚合氯化铝铁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溶解配制、投加量确定和药液投加等步骤,使用时需注意控制水质 pH 值、避免药剂受潮等事项。具体如下:使用方法溶解配制:使用前,将产品按 10%-30% 的浓度投入溶矾池,注入自来水搅拌,使其充分水解,静置至呈红棕色液体,再兑水稀释到所需浓度投加。水厂可配成 2%-5% 的浓度直接投加,工业废水处理可直接配成 5%-10% 的浓度投加。也可按固体:清水 = 1:5 左右先混合溶解,再加水稀释至含量 2%-3% 的溶液。投加量确定:应根据原水性质,通过生产调试或烧杯实验视矾花形成情况适量而定。制水厂可参考原用的其它药剂量,在同等条件下,该产品与固体聚合氯化铝用量大体相...
查看更多聚合氯化铝铁常见的生产工艺有铝矾土酸溶法、钢材酸洗废液法等,不同方法流程略有差异,以下是具体介绍:铝矾土酸溶法原料准备:将铝土矿粉碎,使其粒度符合反应要求,同时准备工业盐酸,加水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酸解反应:在搪瓷反应釜中,加入计算量的铝土矿粉和盐酸溶液,加热并搅拌,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和氧化铁与盐酸发生酸解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氯化铁的水合物,反应过程大约需要 2 小时。过滤除杂:将酸溶物放入耐酸真空压滤器中进行压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滤渣洗水可返回配酸工序。聚合反应:向滤液中加入石灰乳,调节溶液 pH 值,使铝离子和铁离子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氯化铝铁,***终 pH 值达到 3 左右即为液体产品。干燥...
查看更多氯化铝铁和聚合氯化铝主要有生产原料、产品外观、执行标准、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区别,具体如下:生产原料:聚合氯化铝生产原料通常为铝矾土、盐酸、铝酸钙粉等,饮用水级聚合氯化铝常用氢氧化铝粉和盐酸反应制成,其全铁含量规定不大于 1.5%。聚合氯化铝铁的生产原料除了上述几种,还需添加铁盐参与聚合反应,全铁含量在 1.5%-5.0% 之间。产品外观:聚合氯化铝有白色、黄色、棕褐色等,根据含量不同颜色有差异。聚合氯化铝铁由于含铁量较高,通常为红褐色颗粒粉末状。执行标准:工业级聚合氯化铝执行标准为 GB/T 22627-2022,生活饮用水用聚合氯化铝执行标准为 GB 15892-2020。聚合氯化铝铁执行标准...
查看更多影响聚合硫酸铁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盐基度:盐基度是影响聚合硫酸铁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通常盐基度越高,聚合硫酸铁分子聚合度越高,羟基聚合物带的正电荷越多,但稳定性越差,越容易发生水解产生沉淀,导致产品性能下降。温度:高温会使聚合硫酸铁分解,导致有效性降低。储存温度应控制在常温范围内,避免放置在高温环境中。储存环境:聚合硫酸铁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环境会使固体聚合硫酸铁受潮,液体聚合硫酸铁也易受温度、空气影响,导致稳定性下降。包装与容器:适当的密封包装可防止水分和空气进入,延长保存期限。应选择不锈钢、聚乙烯、内衬塑料或玻璃钢材质的容器储存,避免使用易与聚合硫酸铁发生化...
查看更多固体聚合硫酸铁在高温下稳定性较差。当温度达到 130℃后,固体聚合硫酸铁除继续失去游离水外,还会因分解而失去结晶水和结构水,铁的高聚物会被破坏,形成不同形式的复盐甚至铁的氧化物。因此,固体聚合硫酸铁应保存在干燥、避热(80℃以下)处。...
查看更多聚合硫酸铁通常可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类型,从形态上还可细分为片状、粉状等,但不同类型的聚合硫酸铁在使用温度方面区别不大,一般都建议在 2℃-70℃左右使用。具体分析如下:低温情况(2℃左右及以下):温度过低会抑制聚合硫酸铁的水解,水中微量分子间的布朗运动减弱,胶体的吸附粘度下降,致使絮体沉降速度减弱。此时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聚合硫酸铁,其混凝效果都会变差,水解速度也会特别慢。常温情况(20℃左右):在此温度下,聚合硫酸铁能较好地发挥混凝效果,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等。固体聚合硫酸铁在此温度下溶解速度适中,液体聚合硫酸铁流动性良好,均能正常投加使用。高温情况(70℃左右及以上):当温度达到...
查看更多温度对聚合硫酸铁絮凝效果的影响较大,具体如下:低温对絮凝效果的影响:聚合硫酸铁的水解是吸热反应,水温低时,水解困难。当水温低于 0℃时,水解速率非常缓慢,且水的粘度大,不利于脱稳胶粒相互絮凝,影响絮凝体的结大,进而影响后续的沉淀处理效果,导致出水水质难以达标。此时可能需要增加聚合硫酸铁的投加量或采取其他措施来保证絮凝效果。高温对絮凝效果的影响:较高的温度有助于提高聚合硫酸铁与水中杂质的反应速率,缩短达到理想絮凝效果所需的时间。但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聚合硫酸铁发生分解,产生沉淀,从而降低其絮凝能力。例如,夏季运输液体聚合硫酸铁时需要注意避免暴晒,因为高温可能会影响其稳定性和性能。对盐基度的影响进而...
查看更多温度对聚合硫酸铁絮凝效果的具体影响如下:影响溶解速度:温度升高,聚合硫酸铁的溶解速度加快,能更快地溶解并分散到水体中,可能减少所需的投加量。但当温度达到 70℃左右时,聚合硫酸铁可能会形成饱和溶液,再增加温度也不会显著提高溶解速度。影响水解反应:聚合硫酸铁的水解是吸热反应,水温低时,水解困难。当水温低于 0℃时,水解速率非常缓慢,且水的粘度大,不利于脱稳胶粒相互絮凝,影响絮凝体的结大,进而影响后续的沉淀处理效果。影响反应速率:较高的温度有助于提高聚合硫酸铁与水中杂质的反应速率,缩短达到理想絮凝效果所需的时间。但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聚合硫酸铁发生分解,产生沉淀,从而降低其絮凝能力。影响盐基度:聚合...
查看更多目前关于聚合硫酸铁使用温度尚无统一标准,不同应用场景和水质条件下略有差异。一般来说,聚合硫酸铁的***佳使用温度范围在 15-40℃左右。在除磷应用中,水温为 15-25℃时,聚合硫酸铁通常可以达到较好的除磷效果。在处理重金属离子时,温度在 20-40℃范围内,聚合硫酸铁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率较高。...
查看更多除了温度,pH 值、投加量、搅拌条件、水质特性、产品质量等因素也会影响聚合硫酸铁的絮凝效果,具体如下:pH 值:聚合硫酸铁通常在 pH 值 6-8 之间,尤其是 6.5-7.5 的范围内絮凝效果***佳。当 pH 值低于 5 时,其除磷效果可能下降,且在极端酸性条件下(pH<3),水解作用会受到抑制,混凝效果降低。而当 pH 值高于 8 时,铁离子可能沉淀形成氢氧化铁,降低混凝剂的有效性。投加量:投加量不足,无法完全中和悬浮物表面电荷,絮凝不充分。但过量投加,铁离子会使已形成的絮体重新稳定,导致絮体无法沉降,还可能造成水体二次污染,如铁离子超标等问题。搅拌条件:适当的搅拌速度和时间能促进聚合...
查看更多温度对聚合硫酸铁絮凝效果的具体影响如下:低温影响:水解速度变慢:聚合硫酸铁的溶解度会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当温度低至 2℃时,水解速度特别慢。水解不充分会使其无法有效产生絮凝所需的多核羟基络合物等物质,导致混凝效果变差。布朗运动减弱:水温过低会减少水分子的布朗运动,使水中微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减少,胶体吸附粘度下降,聚合硫酸铁的多核络合物吸附颗粒形成絮体的沉降速率也会减小,影响絮凝效果。电中和能力变化:温度降低会使聚合硫酸铁的多核羟基络合物中间体水解程度减小,其水解产物的电位降低,电中和能力提高,在达到相同浊度去除效果时,低温下聚合硫酸铁的投加量可能小于常温时。不过,整体而言,低温仍会使絮凝效果变差,...
查看更多温度会影响聚合硫酸铁的以下性质:絮凝效果:一般来说,适当升高温度有助于提高絮凝效果,因为温度升高会加速聚合硫酸铁的水解和沉淀速度,能更快地与水中的悬浮物等结合形成絮体。但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聚合硫酸铁分解产生沉淀,或影响其聚合形态,从而降低絮凝能力,使混凝性能下降。盐基度:聚合硫酸铁的盐基度会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升至 55℃时,盐基度已达到较高水平,继续升温盐基度变化幅度不大。溶解速度:聚合硫酸铁的溶解速度随水体温度上升而加快。不过,当温度达到 70℃左右时,聚合硫酸铁可能会形成饱和溶液,此时再增加温度,溶解速度也不会显著提高。稳定性:高温会影响聚合硫酸铁的稳定性。液体聚合硫酸铁在储...
查看更多复合碳源和甲醇作为碳源,适用的污水处理场景有所不同,具体如下:复合碳源适用场景:市政污水处理:市政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复合碳源可增加有机物分解速度,降低氨氮含量,适用于市政污水的反硝化脱氮处理,能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反硝化能力,强化生物除磷效果。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成分复杂,复合碳源能适应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需求,可加速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如在制药、印染、电镀等行业废水中,可促进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低温环境污水处理:复合碳源具有低温快速作用,含有细菌促进剂和活化剂,在冬季低温环境下,能促进细菌快速繁殖并增强其活性,相比普通碳源优势明显。生化系统启动与修复:可用于难降解废水的生化系统...
查看更多复合碳源和甲醇作为碳源,其性价比需综合成本、处理效果、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因素考量。以下是具体分析:成本方面:通常甲醇的单价相对较低,以万 COD 当量的单价来衡量,具有一定价格优势。但甲醇价格会受市场供需影响,如冬季采暖用甲醇量增加时,单价可能上升。复合碳源单价一般高于甲醇,不过其微生物利用率较高,投加量相比传统碳源可减少,有资料称能节省 50% 的碳源用量。综合来看,虽然甲醇单价低,但在实际应用中,复合碳源因投加量少,整体成本可能与甲醇相当甚至更低。处理效果方面:甲醇作为碳源时,反硝化速率比葡萄糖快,但微生物对甲醇的响应时间较慢,且并非所有微生物都能利用甲醇。复合碳源含有细菌促进剂和活化剂,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