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碳源根据其组成和来源,可分为生物质复合碳源、糖类复合碳源、有机酸类复合碳源、合成化学品复合碳源等。不同类型的复合碳源在存储时的特殊要求如下:
糖类复合碳源:主要由单糖、二糖和多糖组成,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等。这类碳源遇光易分解,需用不透光容器或存放在暗处。***佳储存温度一般为 4-25℃,高温会加速降解,例如葡萄糖可能会发生褐变。粉状的糖类复合碳源易吸潮结块,需密封存放于干燥环境,相对湿度建议≤60%,还可搭配干燥剂或除湿设备,避免受潮后变质。
有机酸类复合碳源:包括乙酸、丙酸等有机酸。液态的有机酸需完全密封,防止挥发或与空气反应。部分有机酸类复合碳源也可能对光敏感,需要避光储存,以保持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合成化学品复合碳源:如甲醇、乙酸钠、乙醇等。甲醇具有易燃易爆且有毒的特性,储存时要远离火源,低温密封,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0℃,以减少挥发,同时要防止泄漏造成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乙酸钠固态时要注意防潮,液态时需避光并密封,否则可能会出现结晶析出的现象,影响其使用效果。
生物质复合碳源:这类复合碳源主要由生物质材料经过发酵、水解等处理得到,如甘蔗渣、秸秆、木屑等农业废弃物处理后的产物。储存时要注意防潮、防虫,避免高温高湿环境,防止发生霉变产生酸败气味,影响碳源的品质和微生物的利用效果。
生物发酵型复合碳源:通过生物原理对糖类、农产品废料等进行发酵得到,主要组分是小分子有机酸、醇类、糖类等。储存时需要设置放空口,防止因发酵产生气体及压力,引发安全问题。同时应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处,以保证其稳定性。
此外,所有类型的复合碳源一般都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雨淋和潮湿,温度通常建议低于 25℃。在储存过程中,还应定期检查复合碳源的状态,液态碳源检查透明度、沉淀物及 pH 值,固态碳源观察是否结块、变色或有异味。